您的个人信息安全正面临威胁,请尽快加强防护措施以避免泄露风险
- 问答
- 2025-10-23 19:47:39
- 24
哎 你说现在这日子过的,手机里存的照片比相册还多,银行卡密码全靠指纹——可昨天我表姐突然收到条短信,说她的快递丢件要退款,连她买的儿童爬行垫型号都说得一字不差,她差点就点链接了,还是小侄子乱按手机才躲过一劫,这事儿让我后颈发凉,真的,我们早就像把家当全摊在透明玻璃房里还自以为锁了门。
上周咖啡店连WiFi查邮件,手滑点了弹窗广告,结果第二天开始收到"社保局"电话,对方能报出我三年前工作过的公司名,吓得我差点把拿铁泼键盘上,后来才反应过来,啊 可能是公共网络里那些伪装成验证页面的钓鱼网站作祟,现在想想,指纹支付时那个"嘀"声一响,简直像在赌运气。
我老妈更绝,把生日设成所有平台通用密码,还理直气壮说"怕你们年轻人忘了给我发红包",直到她广场舞友的微信号被盗,群里突然发肿瘤众筹链接——点进去的人银行卡陆续被刷,其实骗子哪有什么高技术,不过是钻了"熟人信任"的空子,像抄近路踩塌了别人家篱笆。
最近连充电宝都让我疑神疑鬼,同事借的共享充电宝充完电,手机莫名装了三个垃圾软件,维修店小哥说现在有改装设备能窃取数据,听得我赶紧把手机相册里拍的身份证照片删了,这些漏洞像毛衣脱线头,扯一下可能全身都散架。
说真的,咱们早该把"123456"这种密码供进博物馆了,我现在学乖了,不同账户用不同密码,还买了带密钥的U盘,虽然每次登录多花十秒,但总比半夜接到诈骗电话强,哦对了 记得把快递单上的电话号码刮花再扔,上次我就是这么发现物业保洁员在收集业主信息卖钱...
说到底啊,个人信息就像秋裤破洞,不补上迟早灌冷风。

本文由谭婉清于2025-10-2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shanghai.xlisi.cn/wenda/61566.html
